首页 | 学校概况 | 以智启慧 | 以善树魂 | 以乐怡情 | 以健强体 | 和谐家园 | 文明在行动
 首页 > 信息化专栏 > 学校业务 > 师资建设 > 其他
从“小怪兽”到“小怪才”的蜕变——记录一个特殊儿童的改变
作者(来源):王佳悦    发布时间:2013-06-04

东东是班级里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孩子,开学没多久,他的脸孔几乎就被所有任课的老师记住了。“东东上课的时候,从椅子上滑下来三次。”“他又一个人霸占了双人桌,把同桌的小女孩挤到了桌角。”“你们东东,提醒他别讲话,可他反而越讲越起劲!”……一个礼拜下来没,告状声总是不绝于耳。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从幼儿园初次踏入小学的课堂,坐不住,要讲话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像东东这样爱和老师对着干,越劝越闹、越批越逆的孩子却很少见。任课老师都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候,一提到他,总是先摇头。而放学的时候,东东的妈妈总会在校门口离放队伍最近的地方,伸长脖子探着头焦急等待着东东的出现,几乎每天,她都会面露紧张地问我东东有没有闯祸。看样子,东东的这个倔脾气,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两个星期过去了,东东的表现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情绪激动地敲桌子表示抗议。

我的目光也逐渐锁定在他身上,这个门牙呈90度转弯,笑起来坏坏的,妈妈对他别称“小怪兽”的孩子,我该拿他怎么办呢?

这不免让我回忆起开学前的那次家访,东东确实非常特别,他不认生,我第一次到他家,他根本不用家长提醒,开门后就热情地向我打招呼,短短的30分钟家访里,他把所有他认为能展示自己聪明的智力玩具都堆放在我面前,还自豪地说:“我在学钢琴。”说罢就随即投入地弹了一曲。在我和他的家长交谈的时候,他总是来打断我们的谈话,一会说:“老师,这是我拼的中国地图,我只拼了3个小时。”一会又拿出毛笔和砚台,说道:“我打算再去学毛笔字。”……再看看课堂上的东东,每次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他还能坚持坐好,认真听,还总爱举手发言,可往往到了10分钟后,老师没能请他回答问题时,他就开始“分心”了,一会儿把铅笔盒掉地上,一会儿挤到同桌的位置上……这就又出现了其他老师所反映的问题了。

于是,我开始思索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逆反行为?

自从决定解开这个孩子的心结,找到他特殊行为的原因,我就开始非常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吃午饭,他不小心把骨头弄到了地上,我发现,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把骨头捡起来,反而是先看看我,当发现我也正看着他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用脚,把骨头慢慢地推到前面同学的椅子下,然后又看看我,似乎要看到我发怒的样子,才算达到目的。而我并不如他所愿,我想看看他还会做出什么。不一会儿,他又吐了一根骨头,这回,他故意把它扔在地上,然后故伎重施,仍然带着坏笑看着我。于是,当天,我就找了东东的妈妈。神色紧张的东东妈妈刚到办公室,还来不及坐下,就说:“老师,今天这个时候接到你的电话,我就知道,他的这个炸弹爆炸了。”在和东东妈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在幼儿园的时候,东东就特别爱发表自己的观点,他很好学,常常把最近从书上看到的新知识告诉到家,即使这个话题和老师正在上的内容关系并不大,但只要他联想到了,就一定要说。而老师不原意课堂教学被他打断,总是一此又一此地让他终止发言。他的妈妈知道后,则常常批评他,并规定他上课不许插嘴、不许和老师“唱反调”、不许……可久而久之,这些不许,在东东身上却无一实现,他的行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所以才有了开学前,东东妈妈每天在校门口的那一幕。

总结一下在东东这个小朋友身上,我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四点:一,自我中心主义,凡事总是第一个考虑到自己,没有集体观念;二、对学习感兴趣,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但缺乏合作、相互学习的能力;三、好为人师,东东喜欢将自己学到的本领,看到的新闻毫无保留地告诉周围的人,对别人的问题,只要他知道,就会非常认真地回答;四、外向性格,这样的性格往往很希望能吸引别人的关注,因此一旦感觉自己被别人忽视时,就非常着急气氛,需要发泄不满,从而引起他人的注意。

 

 终于,我明白了他这样做的原因,原来,他是想引起老师的关注,把自己新学的知识,新学的本领表现给大家看。他也想得到大家的认可。但随着批评的持续,他在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为了寻求或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是对抗自己的外在力量,往往会出现一些无理的反抗。大人说什么,他偏不干。这种心理也叫做逆反心理。找到了原因,接下来,我便思考如何才能帮助他逐渐改变这样的行为,同时又能保护他那脆弱稚嫩的“自我”。

 

首先,针对东东的自我中心主义,我得让他明白他是整个集体中的一份子,一个人再出色,也不能代替集体。

一次午会课,我让孩子们用纸绳来拉重物。事先我准备了33根由报纸撕成的纸条,特意留了一根最粗的。我让每个孩子上来选一根,东东马上坐端正了,结果他第一个选,果然选了那根最粗的。谁能用纸绳来拉动地上的箱子呢?我先请了2个小朋友,一个是拥有最粗纸绳的东东,另一个是力气最大的杰杰,结果他俩的纸绳都断了,谁也没拉动箱子。东东很不服气,我又拿了几根同样粗细的纸绳给他试了,结果都一样。这时,我让大家把纸绳像编辫子一样编起来,拧成一股绳子,再来试一试,东东又自告奋勇地来尝试,没想到箱子居然被拉动了。东东高兴地跳了起来,“动了,动了,我拉动了箱子!”小伙伴们也欢呼起来。可也有孩子不服气:“是我们把绳子都给了你,你才能拉动的,如果是我,我也能拉动箱子。”东东也不示弱,眼看两人要吵起来了,我赶紧拉起两人一起到讲台前,请小朋友们来评理,究竟拉动纸箱的功劳应该给谁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结果发现,无论是谁,都必须拥有这根由大家一起编制起来的粗纸绳,才能拉动纸箱。于是,我适时地对东东说:“你看,你拥有了全班最粗的纸绳,但无法拉动箱子,但依靠集体的力量,用大家的纸绳编织起来,就能拉动箱子了。就像你在班级里一样,即使你是最聪明的孩子,可是,离开了集体,你的力量和聪明也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东东听了默不作声。其他孩子也不出声了。自从那天开始,我请东东的妈妈每天晚上给爱听故事的东东读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讲述了一个主题,那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一格星期后,我再次找到了东东,“最近,你听到了哪些故事那?”东东很高兴,老师愿意听他讲故事,我看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还像他妈妈那样在故事的结尾讲明道理,我高兴地拉着他的小手说:“是呀,只有当一滴水进入到大海里的时候,它才能和千千万万滴水一起托起巨大的远洋轮。”

东东是个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求的孩子,家访时我就得知他已经拥有了很大的识字量,而且课外阅读的书籍量也非常多,这样,他的知识面就比其他孩子开阔。因此在课堂上,他总是急于把答案以及和课堂无关的内容表达出来,但是,我发现每次请他发言时,他总是会由于心急而产生一些小结巴,请他朗读课文时,虽然能流利朗读,但却无法读出感情来。渐渐地,我发现东东喜爱读书,但是往往都是他自己在“看书”,由于说话时会有点小结巴,门牙长歪了,又有点漏风,所以在语文课上,东东虽然经常举手要求朗读课文,可是朗读时,他为了把字音读正确,总是读得很慢,感情也无法用朗读来展示。虽然东东的理解能力很强,对课文的主旨、文章语言的把握能力也很到位,但是总是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耐心地去朗读出感情。或许是他自己在逃避自己的弱项吧,所以不愿意在朗读上花功夫,也因此造成了在课堂上,他不专心,爱打断别人的回答。这让我觉得,既然东东对学习感兴趣,那我为何不利用它感兴趣的知识,让他学习如何在与他人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和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呢? 这就是我帮助东东的第二步。机会终于来了。一次,他抢同桌借来的书看,结果又被小伙伴们告状了。于是,我想弄清楚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找他问清楚。结果东东表示,他觉得这本书很好看,而同桌小朋友认识的字很少,读不懂里面的内容,他想自己读完后再告诉她。“原来东东想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啊!”我肯定了他的初衷,让接下来的谈话氛围变得更融洽,“可是书毕竟是她借的,你有得到她的同意去看书吗?”东东很诚实地摇了摇头:“下次我不会了,要先问问她能不能借我看看,她同意了我再看。”“真棒!”东东果然是明白道理的。我想,他可能需要更好地和小伙伴沟通才能帮助他与人合作 学习,共同进步。于是,我让他和同桌一起读,每人读一句,如果同桌有不会的地方,东东可以教她,如果同桌有读得好的句子,东东也要学一学。在得到他的认可后,我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如果一个月后,你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能将句子中的感情读出来,那我就请你每天带领小伙伴晨读,怎么样?”东东睁大眼睛看着我,有点不相信。我就和他拉钩,并像孩子们平时许诺一样还用大拇指相互按下印章。东东高兴地走了。从那以后,我发现他总是和班里那些朗读能力强的孩子们一起读书,有时候,还会扮演起角色来,像模像样的。在这期间,东东的妈妈还曾打电话问我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因为她发现东东回家后,一反常态,会拿起书,大声地朗读。于是我告诉了他妈妈一些方法,以便帮助东东能有更快地进步。几个星期之间,我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请东东和他的同桌,四人小组的成员一起合作学习、朗读课文、角色扮演。东东都开心地接受了任务,并且在几次活动中的出色发挥,得到了小朋友的信任,在他自告奋勇地担任小小组组长时,大家都同意了。我也欣慰地看到了东东的成长,在一次次的合作学习中,东东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朗读水平,还带动了同组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家平时还相互比较写字本上谁的五角星多,谁的默写本100分多。这样的良性竞争,在我看来,既让东东保持了原有的学习兴趣,又让他感受到在小组里学习,大家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而获得的喜悦。

东东喜欢当老师的感觉,有时候我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他总会悄悄地站在一边看着我,有时候和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时,他也会拿出老师的样子来教育同伴。从中,我看到了一个喜欢当老师的孩子的心。东东的妈妈有一次告诉我,东东曾告诉她,在学校里,东东最喜欢我,东东的妈妈很奇怪,因为东东平时没少被我批评,可东东却很认真地告诉妈妈,王老师批评我是因为我做错了,只要我改正了,她还会表扬我。多么可爱的孩子,在朴实的语言后,拥有着一颗知错就改的心。既然东东喜欢当老师,我就给他一个舞台,让他来发挥。一个月以后,东东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小老师,每天早晨不再迟到,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带领大家朗读课文。好几次,他还学着我的样子,帮助大家纠正读错的地方。

课堂上的东东,渐渐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老师表扬的对象,东东的妈妈对他在学校里的表现也逐渐放心了。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东有时候会把垃圾扔地上,不注意及时收拾,同学提醒他,他装作没听见;有时候别人传本子,他没写好,就扣着整组的本子不交,课代表从他手里想抽出本子,他却压得死死的……一些琐碎的事情上,东东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逆反行为。这些表现,我都看在眼里,为什么东东上课的表现能有彻底的改变,而课堂下,他还是老样子呢?他难道不知道他这样的行为,在别人眼中是多么讨厌的吗?或许他真不知道,那何不让他感受一下呢?于是,我请他在我离开教室的时候,暂时管理班级。他很兴奋,终于得到了老师的“重用”。可当我10分钟后再次进入教室师,他已经满头大汗了,一看我进来了,就急着来告状:“他们都不听我的。真是可恶!一点不听话,想累死我啊!”这“不听话”可是从他妈妈那学来了,每次上学前,东东的妈妈都要嘱咐他听老师的话。看来这回他体验到了做老师管理学生的难度,也体验到了“不听话”的学生所带来的坏心情。“那你知道你平时的举动,让老师有多头疼吗?让同学有多讨厌吗?”“我……”东东没话了,在亲身体验过以后,他明白了自己的行为带给别人的烦恼,这回,他一声不响地回到位子上,坐下来看书了。

打那以后,东东的身边渐渐地围起了一群小伙伴,他把他爱看的书和同伴们分享,由于他识字量多,他还常常读故事给大家听。东东是个外向的孩子,常常吸引到同伴们的注意力,但他也是个急性子,总会“想方设法”地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我让他担任了小组长,他不仅以身作则,还俨然是小伙伴中的领头人。在四人小组合作时,他承担起组长的工作,由条理地为每一位同学分配任务,又能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展现了他超越其他孩子的领导能力。同学们知道他自理能力弱,还常常热心地提醒他,帮助他。和他做朋友的人越来越多,喜欢他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老师称赞他学习上是个怪才,行为上进步明显。作为班主任的我,当然听在耳里,喜在心里,一个“小怪兽”转眼变成了“小怪才”。在今年家长沙龙的时候,东东的妈妈不无感动地谈到儿子的表现,她感受到儿子进入学校后,和幼儿园有了很大的差别,他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学校。东东每天都快乐地来学校,即使生病了,也坚持要来上学。东东确实变了,如今的他不仅通过勤奋好学,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还因为他改正了逆反的行为,变得健康向上,他的周围涌现了一张张小伙伴们欢乐的笑脸。

 

    从东东这个孩子身上,我看到在当下许多家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学前就灌输给孩子更多的知识,但是在培养高智商的孩子之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要注意孩子在成长阶段所要度过的逆反期。孩子逆反,通常是因为家庭或学校对孩子的行为限制太多造成的,根据孩子的行为,划分出3个逆反期,2岁是第一个,7岁左右第二个,青春期第三个。但是事实上,所谓逆反期,都是孩子自我意识提高的时期,而大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希望孩子能听话顺从,对孩子的行为有很多细节的要求,这会让孩子不能接受,就开始反抗,由此产生了逆反期。逆反期的强烈程度,往往和大人的控制程度有关,控制程度越强,孩子的逆反越厉害。由于东东天姿聪颖,自我意识的形成出现得较早,所以他的逆反心理出现得较早,从幼儿园时就开始的了。而,这一时期父母的管束,幼儿园的约束都让这个急于挣脱束缚的孩子很反感,于是出现了东东妈妈所表述的逆反行为。

逆反的孩子,通常是有主见的,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很专注执着,不愿意被打扰,有想法,有领导能力,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听从父母的指挥,不服管教。但是,如果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给他们适当的荣誉,他们会很高兴的做按照要求去实现目标。于是,我在课堂上,让他感受到被同学称赞,得到老师肯定的滋味,在此之后,他上课的纪律明显有改善。此外,对这样的孩子要减少过多的约束,在规则之内,要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让他发挥他的领导才能,但是规则之外坚决制止。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有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要鼓励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东东行为习惯上出现反复时,我让他来体验当老师管理班级,让东东亲身感受到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是一件多么让人苦恼的事情后,再点醒他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就能感受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让他用合适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展现自己的才华,并且能更多地帮助别人。只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这样的孩子以后会很棒,会是个好孩子。

一个孩子的转变,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一个坏习惯需要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改变。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有这个耐心去等待孩子的变化,只有我们始终用善意的眼神和发现美好的眼光去看待这样的孩子,他们才会从中感受到爱和希望。此外学校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和家庭两股合力,能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个人认为,东东的转变,与我和东东的家长进行多次沟通,探寻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症结,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后,我还会积极地和东东的妈妈联系,了解她在教育中的举措,适时地给予一些建议,期待将来能看到东东有更大的进步。

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我相信,教育就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和我都带来自信、快乐。

 

东安三村小学 王佳悦

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