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以智启慧以善树魂以乐怡情以健强体和谐家园文明在行动防欺凌工作晒课后服务课表


 首页 > 文明在线 > 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 教学工作 > 教学改革
朗读教学要因文择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0-13

 

一、开场白

说到语文课,大家一致认为,“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课。”因此,朗读课文教学成了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读的艺术处理,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情感得到熏陶,智力得到培养,达到新课标与新大纲所要求的“以读为本”、“以读促教”的教学目的。我们老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朗读方法,

二、朗读的形式:大多有这几种

1、自由读     2、指明读    3范读   4、默读

5、引读    6、分角色朗读    7、配乐朗读    8齐读

 

三、以课文为例,运用各种的朗读方法进行教学。

(一)自由朗读、

1. 自由朗读: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读。

1)自由朗读训练,适用于新课文的初读阶段。

2)初读课文安排学生自由朗读:一是,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如字音,断句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能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二)、范读、引读、分角色朗读、默读、指明读。

1 指名朗读:

1)可以是针对对全篇的整体朗读。也可以是分部分、段落的朗读,不拘长短。重要的是读得及时,读得恰到好处,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起来。

2)指名朗读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把握文章程度,有针对性进行教学。也是探讨答案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读’中悟,在”听”中悟,心眼口耳并用。

1)指明朗读还可以检查学生读的情况,检查过程会发现很多问题。要通过教师,其他学生指出,予以纠正,做到共同提高。

2、范读:范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突破朗读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以下几种情况教师要适当安排范读。

1)对于难于把握朗读要领,有需要通过朗读达到训练目的的文章。

2)对精彩的片段进行研读,却又读不好时,要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达到朗读要求。

3)对难以对付把握读节拍,容易读破句子的文言文,要通过范读带领学生达到朗读要求。

可以由教师来范读,也可以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范读。当然,,范读是高水平的朗读,必须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

1)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文学作品中部分体裁小说、戏剧,适合于学生的分角色朗读。

2)学生通过揣摩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就会对课文加深理解;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

3、引读: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不是简单的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

教师可以朗读课文每段落或句子的开头部分,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层次,以引导学生朗读;也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朗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透过这个方式;还可以把主人公的话中的潜台词、心理活动说出来,让学生接着朗读……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而且是学生更容易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4、默读:不出声,不动唇。

14课《穷人》为例,根据内容的不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的片断。《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品,写的是两个穷人家庭的故事,赞美了主人公桑娜以及她的丈夫——渔夫善良的品质。

 

第一片断:小说的第一、二部分,大多是桑娜的内心独白,文中有两段桑娜沉思的内容,

 1、指明两个学生读。其他同学思考。

师:桑娜在深深地思考什么?(天气恶劣,为丈夫担忧)

2重点研读桑娜的第二次“沉思”,感受她“忐忑中的坚定”。

指明两个学生读

l        桑娜的心神不宁从这段沉思的描写形式上你就可以感受到、从哪里感受到的?(有许多省略号)

l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的是——(断断续续)——什么断断续续?——思绪断断续续,思绪不停跳跃。

(她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显得那样心神不宁,真是——忐忑不安)。

l        桑娜到底在想些什么哪?一起来来读读。

引读:

A、当桑娜将西蒙的两个孩子安顿好后,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首先想到……(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心神不宁的她恍惚中以为丈夫回来了,但那只是她的幻觉。她又问自己……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呀?这个问题困扰着她,她想了好久啊。她转念又想……(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此时门吱嘎一声,桑娜一惊以为有人进来了,当桑娜回过神来,原来只是风吹门响啊,她再次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后她想……(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就这样久久地坐着想着心事。

A、你们发现吗?有一个问题桑娜在不住地问自己,这个问题是——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呀?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明:

1、  此处安排指明读。一是,检查学生读的情况;二是,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桑娜在想什么?

2、  安排引读:因为这段话中省略号特别多,说明她心神不宁。一会儿想自己家境贫穷,已有五个为孩子,现在再加上西蒙的孩子,丈夫能否承担这个家庭重担;一会儿想自己为什么会把那两个孩子抱回来;一会儿想,丈夫如果知道她已经把孩子抱回来,脾气暴躁的丈夫是否会揍他一顿……她心里忐忑不安,这段学生理解可能有些困难,老师的引读能帮助学生理清她想什么,桑娜宁可爱丈夫的揍,也要坚决的收养那两个孤儿,她那善良的品质学生就能感受到了。

 

第二片断:文章的第三部分写道:很庆幸,渔夫安全地回来了。文章重点写了桑娜与渔夫的对话,体会两位主人公心里的的变化。

1、默读12-20小节。

师:(1这段话写出了渔夫细微的心理变化。(心有余悸、沮丧、无奈)。

2两个人沉默了一阵。渔夫为什么沉默了?(看似渔夫在谈天气,我们也能感到渔夫心中的担忧,担忧家人的生计)

3桑娜为什么沉默了?(我们发现桑娜在说话时显得有点——心不在焉)

2、分角(jue)色朗读12-20小节。

3、范读:“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你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很无奈

说明:

1、默读为后面的分角色朗读作铺垫,先自己读,边读边思考两人内心的想法。等学生默读一遍之后,他心中基本了解大致的想法,那么在接下来读的时候,就会融入自己的感情。

2、因为丈夫安全的回来看了,也就有了他们之间的对话,作者重点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反映渔夫和桑娜一样的善良。分角色朗读可以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让听的学生也能清晰地感受两人的当时的心理活动。

 

(三)齐读、配乐朗读

1、齐声朗读。这种方法要求学生能比较整齐的读好一个片断或者一篇课文。

2、配乐朗读:现、当代散文、诗歌和古诗教学时,可以选择与作品格调协调的乐曲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教学时,可让学生倾听,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作品的又一种方式,再对照朗诵,则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方法。
 
四、总结  

刚才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在朗读教学中的些许做法,以前从未进行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对这方面的教学进加以整理,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多提宝贵的意见。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