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概况 | 以智启慧 | 以善树魂 | 以乐怡情 | 以健强体 | 和谐家园 | 文明在行动
 首页 > 文明在线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 > "两纲“教育 > 学科德育
2008学年第二学期心理健康工作小结
作者(来源):吴佳音    发布时间:2010-10-13

  本学期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因此,本学期以探索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载体,以“培养健全的孩子心”为切入口,通过午间的资源室的开放活动、党团员每月一次的对特殊生的服务、个别心理咨询和“快乐人生”广播等渠道开展工作。

一.        继续加大力度深入研究。

本学期通过有计划地建立个别学生心理档案,将实验成果及时对照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通过“家校联系本”,把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不良心态告之家长,促其家长配合。

二.        实现了建立心育窗口学校的目标。

建立了“知心姐姐信箱”,实现咨询室教师每周开箱收信,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给予辅导解惑;建立“咨询室”,打造温馨交流环境。

三.关注校园心理安全,抓好教师的心理健康。

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工作的压力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营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安全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工作氛围和心理环境,真正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学校一方面定期邀请专家上门来对大家进行礼仪指导,提高教师的需要层次,帮助教师走向成功。另一方面学校关心也每个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每逢教师家庭有事,工会及学校主要领导还上门慰问看望,以表达学校大家庭对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此外,学校每月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以帮助教师缓解压力,使之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

四.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本学期开展的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把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自信友好等良好的心理因素种植在学生心中,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

五.加强心理辅导,关注和保护特殊群体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

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更容易遭到侵害,包括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比较调皮、淘气的男生,家庭环境差、父母离异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怯懦、寡言少语的学生等等。对这类学生群体,我们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伤害中过早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我们的做法是:开展心理咨询,理解信任学生,消除对立情绪。老师们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经过促膝谈心,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理智。由于每个青少年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同时,相信学生会有进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消除对立情绪。其次,表扬鼓励学生,消除自卑。老师们在教育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对学生的教育不要太急,更不能在公开场合大肆批评,而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循序渐进的要求提出目标和任务。大家还特别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老师们在班级里设立了争章园地,每周进行评比颁章,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提高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获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下学期构想:

希望能在我校在高年级(四年级以上)各个班级中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在班级中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队伍,开展学生中的“同伴心理互助”,对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反馈和有效化解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心理和行为问题,预防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优化自身的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深入做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作。

                                                               

                                                    2009.6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