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概况 | 以智启慧 | 以善树魂 | 以乐怡情 | 以健强体 | 和谐家园 | 文明在行动
 首页 > 文明在线 > 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 教学工作 > 教育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两纲”的点滴做法
作者(来源):冯倩    发布时间:2007-06-26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语文教材中渗透着不少有关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内容,是进行两纲教育的优秀载体。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鉴赏,受到两纲精神的熏陶,在读写过程中自觉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同时,还要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性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实在责任重大,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五年级下半学期语文课文《扫山路的老人》就是对学生进行两纲教育的很好的材料。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了在武夷山天游峰游览途中,遇到了一位扫山路的老人,了解了这位游览区的清洁工,每天都默默无闻地扫着天游峰那令游人望而却步的一千八百多级石阶,但他热爱工作,对清苦的生活充满着自信,为此激起深深的敬意。课文通过人物外貌、神态、语言等的描写,刻画了这位平凡的老人身上的闪光点:他不怕工作辛苦,乐意勤勤恳恳地为游客服务;他不怕生活清苦,反而觉得悠闲自在;他不怕年已70高龄而甘愿奉献自己,这是一位多么不平凡的老人啊!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体会并且学习老人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乐观精神,这点是本课的德育重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好呢?      

课文中在和老人交谈的时候,老人说的一句话∶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在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中午在一览台吃饭歇个晌,喝杯茶,悠闲自在哩!我觉得可以抓住“悠闲自在“这个词语,来突破这课的教学难点。于是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由近及远地从自身走近这位老人来感受他的不平凡。

这几个问题是∶1悠闲自在是什么意思?2、你怎么理解悠闲自在3、老人的生活在你看来悠闲自在吗?4、老人为什么说自己是悠闲自在的?5、这说明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课堂上,我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悠闲自在这个词语的解释,有的学生说:悠闲自在的意思就是悠闲舒服、自由自在.”我说:那你们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怎么样才算是悠闲自在在?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稍加思索,就一个一个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吃山珍海味,做豪华轿车就是悠闲自在!还有的说:“吃麦当劳,吃肯德基,穿名牌衣服就是悠闲自在!也有的说:“住豪华别墅,有人每天伺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悠闲自在!听着这一个个他们的理解,我真的有些无可奈何,这些孩子虽然还没长大成人,但他们对于如何享受生活,什么是舒服舒适却懂得这么多.我制止了他们滔滔不绝的憧憬,转而一问:“课文里老人的生活是向你们刚才说的那样悠闲自在吗?学生们一下子沉默了纷纷摇着头.“老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都拿起书,哗啦哗啦的翻了起来,有的找到描写老人住的语句一座小小的平房。有的找到老人穿着的句子一套褪色的军装,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还有的找到描写老人生活的句子喝的是雪花泉,吃的是大米饭和自家种的青菜.”等同学们都汇报完了,我问道:“老人这样的生活跟你们刚才的对悠闲自在的理解一样吗?一个男同学说:“不仅不一样,反而差很多呢!我紧接着又问道:“老人的生活跟你们想象到的差那么多,那为什么老人还觉得自己是悠闲自在的呢?这说明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纷纷在脑海里进行着回忆,进行着思索,进行着对比,渐渐地,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甘愿奉献自己的朴素的老人形象就出来了。

试想,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要学习半年之久,学生能学到多少呢?而且我们学生如今正处于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我们应该利用好这段时间,让学生好好读些书,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他们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使学生终生受益。学校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学科。因此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祖国优美丰富的语言文字,伴随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思教育学生,直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应该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交流,真正点亮了学生民族情感。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741号